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聚合模式解决小微企业信贷难题

来源: 科技日报  2019-07-23 09:48:49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北京8-17-2.jpg

           图片来源:微摄

      科技日报(记者 李 禾)  小微企业和三农群体,由于无报表、无信评、无抵押的“三无”,导致了高成本、高风险、高利率的“三高”,其融资难、融资贵也是全球性的难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和三农群体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迫切需要改善这部分人群的融资环境。

      该如何破解普惠金融“最后一百米”的难题?在日前举行的“2019普惠金融高峰论坛”上,一种新模式——普惠信贷聚合模式获得多方认可。在聚合模式中,银行、保险、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等诸多业务参与方,在遵循自身经营资质要求和机构间合作规范的前提下,发挥各自在业务属性、服务网络、数据沉淀、科技研发、融资渠道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从而提供多元化、价格可承担、体验便捷的信贷解决方案。

      遭遇传统信贷与新金融双重“排斥”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普惠信贷聚合模式研究报告》显示:在传统金融机构面前,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三农、低收入等群体一般难以满足商业银行要求借款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经营表现、充分的资产作为抵押物等授信政策的门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挖掘了社交、线上消费、支付等软数据“变现价值”,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贷服务门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随着这种“互联网+”模式把线上用户的数据挖掘得越来越充分,新的金融“排斥”也随之产生。那些具有合理、真实的融资需求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线下,或互联网应用能力和移动智能机操作经验不足的小微企业主、三农人群、城镇低收入群体,如果有价格合理、可负担的资金为其“造血”,他们完全能够在偿还本息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生活和经营能力,但却因触网概率低,缺乏线上行为痕迹享受不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而且纯线上信贷一般额度较小(平均额度约1万)、期限较短(平均期限不超过1年),难以符合这部分人群生产经营上的用款需求。

      整合优势资源重塑信贷服务

      普惠信贷聚合模式是指将优势资源整合,重塑信贷服务的供给方式。曾刚说,这是将结构复杂的信贷业务链条拆解,引入在各个细分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分工弥补业务短板,促使整个供给体系能够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向小微企业主、农户、城镇低收入群体等提供产品设计合理、价格可承担的普惠信贷服务,真正意义上化解其融资难题。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鞠伟宇认为,在聚合模式下,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合作聚合。“至少应包括平台公司、增信机构、数据级科技金融公司”。平台公司包括阿里、腾讯、平安、小米等,它们可为传统金融机构“获客引流”,并运用其自有数据、模型对借款人进行风险评级。增信机构则包括保险、担保公司等,它们能搜集或收取与信用评估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加工,进行风险评估界定;科技金融公司除了发挥数据的功能外,在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方面也能发挥作用。

      截至2018年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机构覆盖率达96%,全国人均拥有的银行账户数为7.2个,银行卡人均持卡量5.5张。

      “银行考虑到自己的风险偏好,更多用自己低成本的资金来服务优质的小微企业。相反,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丰富、准确、快速的渠道在金融科技开发和应用方面有很多创新。因此,他们服务的人群和优势不一样。”平安集团旗下普惠金融业务群——平安普惠董事长兼CEO赵容奭说,如果双方能够各自用自己的优势,有差异化地携手进入市场,更多原来没有办法被服务的小微企业和人群就能享受金融服务,市场总规模也会随之扩大。

      “在聚合模式下会有多方参与,在开始时,获客成本和价格可能会高一些,但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公司的进入,在市场作用下成本分摊,贷款价格会逐渐下降,申请效率也会提高,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赵容奭说。

      平安普惠和银行、保险合作方等已经在探索聚合模式。截至2018年,已累计为超过1000万借款人提供借款服务,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管理余额中,小微企业业务占比达50%。在2019年一季度新增业务中,约60%的借款人在通过平安普惠平台申请借款时,从未从银行获得经营类或消费类贷款。

      国家层面利好持续释放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巡视员李青川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的措施,决定开展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促进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从国家层面持续释放利好。“因此,要凝聚市场主体合力,努力构建错位竞争的普惠金融供给格局,各类银行保险机构和新型机构,要在产品供给、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对普惠金融客户的分层供给。”

      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贷款量增价降。截止到今年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10.25万亿,比2018年初增长了33.46%,高于各项贷款的增速14.17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是6.89%,比2018年一季度降低了0.92个百分点。

      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说,为了解决信贷机构和小微企业等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在大湾区、香港、东南亚都推出了区块链中小企业平台,动态的把中小企业信息报表加密做成众多模型,形成征信报告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可更准确判断风险,中小企业也可更快拿到融资,可降低20%—30%的信贷成本。“未来,科技在中小企业普惠金融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纾解三农人群的融资难题,2016年开始,平安普惠先后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合作,向农村创业群体提供免息贷款服务。2018年,还与长期扎根农村的农担、农委和公益助农组织等各地专业机构协作,推出低息贷款产品等。如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乌仁也曾获得免息贷款,不仅将鄂温克民族手工艺品生意越做越大,还带动全旗70多个贫困户一起脱贫。

      李青川说,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百米”,应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强化政策衔接与配合。通过贴息、补贴、奖励等配套措施,加大普惠金融的扶持力度,引导政府型融资担保机构,降低融资担保费率,进而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同时加强监管,排查和化解担保、小贷等新型机构的风险隐患等。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解决信贷梗阻应多放权

      2018年11月27日09时52分
    • 浦发银行携手合作伙伴共创“产业+科技+金融”新模式

      2021年06月22日17时17分
    • 环境部、发改委与国开行共同推出首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

      2021年05月07日13时43分
    • 重磅:中央批准6万亿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024年11月09日06时36分
    • 中行创新投贷联动 开启产业扶贫

      2020年05月26日09时30分
    • 中信银行接入百度“文心一言” 打造全场景财富管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3年02月27日17时45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